原创 老黄闲叨 老黄闲叨 2024年11月30日 12:59 广西 33人
原文:
渔者垂钓于伊水之上。樵者过之,弛担息肩,坐于磐石之上,而问于渔者。曰:“鱼可钩取乎?”曰:“然。”曰:“钩非饵可乎?”曰:“否。”曰:“非钩也,饵也。鱼利食而见害,人利鱼而蒙利,其利同也,其害异也。敢问何故?”
“渔者垂钓于伊水之上。樵者过之,弛担息肩,坐于磐石之上,而问于渔者。”
在那悠悠伊水之畔,一位渔者悠然自得地手持钓竿,静候鱼儿上钩,沉浸在属于他的水边世界里。恰在此时,一位樵夫挑着柴担路过此地,那沉甸甸的柴担想必已压得他双肩酸痛、气喘吁吁,于是他停下脚步,将担子卸在一旁,寻了块稳稳当当的磐石坐下,带着满心好奇,开启了与渔者的一番对话。这般场景,仿若一幅古朴的市井生活画卷,在山水之间徐徐展开,透着质朴又闲适的气息。日常奔波的樵夫,被渔者这份看似清闲惬意的垂钓模样吸引,暂歇脚步,也想探一探这垂钓之事的究竟,就如同我们在忙碌尘世中,偶遇别样生活状态之人,总会忍不住去问询一二,去窥探那或许与己不同的小天地里藏着的门道。
“曰:'鱼可钩取乎?’”
樵夫看着渔者稳稳持竿、专注水面的模样,心里头冒出的第一个疑惑便是,这水里游的鱼,真能就靠着这么一根钓竿、一个鱼钩给钓上来吗?在他整日穿梭山林、砍柴负重的生活里,山林间的飞禽走兽,想要捕获可都得费好大一番手脚,或设陷阱、或追逐围堵,而这水里的鱼,无形无影,仅靠眼前这简单装置,实在让人费解。他这一问,满是质朴的好奇,恰似我们初涉陌生领域时,对那些未知操作、手段发出的本能疑问,带着懵懂与探究欲,急切想知晓个中可行性,毕竟眼见这渔者静候于此,想来钓取之事或许真有门道。
“曰:'然。’”
渔者简短又笃定地回应,一个“然”字,斩钉截铁。这简简单单的回答里,透着他作为垂钓者的自信与经验。于他而言,在这伊水之上垂钓已久,历经无数次等待与收获,知晓只要掌握技巧、把握时机,鱼钩入水,鱼儿上钩并非难事。就如同老手艺人面对旁人对自家技艺的质疑,一句肯定答复,背后是多年浸淫其中、熟能生巧的深厚功底,也是对自身技艺规律了然于心的从容,让疑惑者知晓,此事可行,且有十足把握,绝非虚妄空谈。
“曰:'钩非饵可乎?’”
樵夫听了渔者肯定回答后,脑子一转,又抛出新疑问。他想着,光有个钩子,没有点诱惑之物,那鱼儿怎会乖乖上钩呢?这钩子虽说尖锐,能勾住鱼身,可鱼儿又不傻,平白无故怎会往那危险物件上凑。这疑问恰似我们在做事谋划时,考虑到手段方法后,对关键“引诱”因素的考量,知晓强硬措施或许有用,但缺了那能引人入局、让人甘愿靠近的“饵”,怕是难以成事,反映出樵夫虽不事垂钓,却也有着朴素生活智慧下对行事逻辑的敏锐洞察。
“曰:'否。’”
渔者再次干脆回应,否定了无饵单用钩可取鱼的可能。因为在垂钓这事儿里,钩子只是工具,是最后捕获鱼儿的凭借,而鱼饵才是关键引子,是吸引鱼儿靠近、放松警惕的“障眼法”。没有鱼饵散发的腥味、鲜味,在广袤水域里,鱼儿怎会在万千水流中锁定这小小鱼钩,主动送上嘴边。这否定回答,道出垂钓本质,如同生活里诸多事务,仅有框架、手段不行,缺了那能触动人心、契合需求的“利益点”“诱惑物”,再精妙计划也只是空中楼阁,难以落地生效。
“曰:'非钩也,饵也。鱼利食而见害,人利鱼而蒙利,其利同也,其害异也。敢问何故?’”
樵夫一番思索后,说出这句总结困惑之语。他看清在垂钓之事里,主导鱼儿上钩的实则是鱼饵,鱼儿贪图那一口吃食,为饱腹之利,却没料到这背后藏着被鱼钩伤害的危险;而人呢,贪图鱼儿带来的利益,或饱腹、或售卖换钱,借此得利。从“利”的出发点看,人与鱼似有共通,都是奔着好处去,可遭遇的“害”却大相径庭,鱼儿丢了性命,人不过耗费些时间精力,还收获满满。他这一问,问出世间行事的复杂本质,在追逐利益路上,诱惑常伴,一不小心就会如鱼儿般陷入绝境,可为何同样奔利,结局差异如此显著呢?
这段简短对话,借渔者垂钓场景,以问答层层递进,剖析了生活中“利”与“害”的辩证关系。从表面看,是探讨垂钓技巧、鱼儿上钩缘由,往深里究,是映射人世种种行事规律。樵夫代表初涉“垂钓规则”的懵懂大众,渔者则是深谙门道的“行家”,通过问答,揭示在利益诱惑面前,不同主体抉择、结局大有不同,关键在于能否看清“饵”背后隐藏风险,有无权衡利弊、把控自身贪欲的能力。
借伊水垂钓小事,传达对生活中利益追求的深度思考,警示世人莫因贪图眼前小利,而罔顾背后潜藏大害,要洞察行事本质,审慎抉择,平衡利弊,方可得利避害,安稳处世。
万事万物皆有其内在利益驱动逻辑,在获取利益过程中,“饵”是契机也是风险,人不能只看诱人表象,需如透过鱼饵看到鱼钩般,明晰背后代价,以理性克制贪欲,让自身行为契合长远、稳健利益获取路径,不被一时之利蒙蔽心智。
当我们面对生活中诸多看似“馅饼”实则“陷阱”之事时,多想想这垂钓之景,反思自身所求是否仅是像鱼儿那般短视之利,还是经过深思熟虑、权衡风险后的稳当收获,告诫要克制冲动、审慎行事。
在生活里,不管是面对投资理财,有高回报“鱼饵”在前,不能只看收益数字,要细究投资项目背后运作、风险管控;职场晋升上,面对捷径诱惑,像虚报业绩、谄媚上司这种“饵”,需坚守职业操守,踏实提升能力才是正道;消费购物时,面对低价促销、豪华赠品“饵”,要考量商品真实价值、自身需求,不盲目囤货、冲动消费。
需日常培养冷静思考习惯,每逢利益抉择关头,按下“暂停键”,罗列利弊清单,预估风险大小、收益时效,多参考过往经验、他人教训,向有见识、行事稳健之人请教,不被眼前利益冲昏头脑,用长远眼光规范当下行为。
太适合在这物欲横流、信息繁杂时代,面对层出不穷的营销噱头、一夜暴富神话、走捷径歪风时,当作“清醒剂”。当网络广告鼓吹“轻松躺赚”“极速瘦身”等“饵”时,拿出这段对话精神,质疑其可行性、深挖背后隐患,让自己不被虚假宣传裹挟,坚守理性消费、踏实奋斗本心。
并且在人际交往中,面对他人抛出合作“橄榄枝”、友情“优待”等“饵”,能借此审视对方目的、关系本质,筛选真朋友、靠谱伙伴,规避别有用心之人设局,让社交圈更纯粹健康;在学习知识、技能提升路上,识破“速成法”“秘籍”等“饵”,踏实钻研基础、循序渐进积累,稳固提升自身素养。
容易让我们在复杂世事中拨开迷雾,做出明智抉择,收获稳稳幸福。在职场避开恶性竞争“泥沼”,凭真才实学晋升,收获尊重认可;理财上资产稳健增值,不为泡沫经济、非法集资所累;消费时物尽其用,钱包不瘪、生活品质不降,人际关系纯粹真挚,学习成长扎实有效,步入良性循环人生轨道。
当能深谙此理、依此行事,生活便似有了“定海神针”。面对诱惑波澜不惊,抉择果断明智,回首过往,不会因莽撞逐利而懊悔不迭,展望未来,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笃定,内心充盈着掌控生活节奏、主宰命运航向的成就感与从容感,似在风雨喧嚣尘世中,寻得宁静安稳“避风港”,于利弊交织丛林里,蹚出康庄大道。
在这熙熙攘攘人世间,伊水畔的垂钓问答仿若智慧火种,穿越时光,为我们点亮洞察“利”“害”迷津的烛光。生活恰似一方无形大水域,处处布满“鱼饵”,或闪耀财富光芒、或散发权力芬芳、或伪装捷径模样。我们可别像那懵懂鱼儿,仅为一口吃食,便奋不顾身,一头扎进暗藏“鱼钩”的险境。要学那睿智旁观者,以冷静之眸、审慎之心,剖析每个诱惑背后真相,权衡利弊天平,让每一次抉择都是奔赴光明坦途,而非跌入悔恨深渊。如此,方能在岁月长河里,稳驭命运之舟,驶向繁花满岸、平安喜乐的彼岸,不负此生匆匆行旅。
阅读 1399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秦安配资-青海配资开户-网上股票配资平台-配资正规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